1、但是罚款为5万块钱打底儿,显然也会觉得有些不通情达理,毕竟这一对夫妻在卖芹菜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售卖的芹菜里面会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
1、陕西榆林的一家个体户卖了5斤芹菜后被市场监管部门罚了6万元,这件事情被央视曝光了。近日国务院督查组接到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上的反映,目前督查组对此展开调查走访。这是一起明显的恶性执法行为。
2、处罚的根本是为了让人们意识到食品超标对人们所带来的危害,但是陕西榆林个体户,仅仅卖了5斤芹菜就被罚款了6万元。他们芹菜质量不合格,用肉眼也看不出来,他们也并不是知法犯法,故意要去售卖不合格的农产品。
3、陕西榆林夫妇卖5斤芹菜遭罚6万元,能够这样执法其实就是忽视法律和人情的做法,同时也是一种与民夺利的做法,还是一种执法不公的现象。
4、陕西的一个个体户卖5斤芹菜,结果被罚款6万元,在想要制止罚款是的创收,首先应该对当地的执法部门进行依法教育。只有让执法部门能够意识到,所谓的罚款都应该要依理依情,不光要考虑理,更要考虑情。
5、引发高度关注,陕西榆林地区的一对夫妻俩因为售卖5斤芹菜,结果被罚款6万元。
处罚的根本是为了让人们意识到食品超标对人们所带来的危害,但是陕西榆林个体户,仅仅卖了5斤芹菜就被罚款了6万元。他们芹菜质量不合格,用肉眼也看不出来,他们也并不是知法犯法,故意要去售卖不合格的农产品。
斤芹菜的价格也就20元左右,罚款高达6万元,是违规金额的3300倍,这样的执法显然是没有执法依据的。而且执法中的故意刁难是显而易见的。涉事商家罗某夫妇所经营的蔬菜粮油店是在去年十月的一天购进7斤芹菜。
陕西一个体户卖出了5斤的芹菜,但却被罚款了6万元,因为执法者认为其售卖的芹菜不合格。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法治,而是对个体户的一种随意的判断,对方根本就没有能力去支付巨额的罚款。
售卖5斤芹菜却被当地执法部门罚款6万元事件引起很大的关注,罚款式创收带来的后果包括:损害了小商户正常经营秩序和利益。降低了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限制当地经济的有效发展。
陕西榆林夫妇卖5斤芹菜遭罚6万元,能够这样执法其实就是忽视法律和人情的做法,同时也是一种与民夺利的做法,还是一种执法不公的现象。
而因为5斤芹菜被罚6万,这简直就是乱来的情况,没有任何的一个标准去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