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中,垂直于坝轴线的坝身控制线布设较为复杂,需要分为两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沿坝轴线测设里程桩:将一端坝顶与地面的交会点定位零号桩,然后从零号桩起沿着坝轴线按照间距丈量距离,直到另一端坝顶与地面的交会点。
、架设仪器:将经纬仪放置在架头上,使架头大致水平,旋紧连接螺旋。2 、对中: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平面轴线主控制线的布置,刚进场时,首先要根据测绘院提供的原始城市坐标点结合规划图和建筑平面图进行平面控制线的建立。一般将主控线的两端引测到固定的建筑物或坚实的混凝土地面上,两头必须通视。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测量时,将经纬仪安置在三脚架上,用垂球或光学对点器将仪器中心对准地面测站点上,用水准器将仪器定平,用望远镜瞄准测量目标,用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测定水平。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安装、对中、整平、瞄准。安装 经纬仪的安装包括安置三脚架和安置经纬仪,具体步骤如下:选择坚固地面放置脚架之三脚,架设脚架头至适当高度,以方便观测操作。
将摄影机与经纬仪结合一起供地面摄影测量用的摄影经纬仪等。经纬仪的安置方法 1)三脚架调成等长并适合操作者身高,将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使仪器基座面与三脚架上顶面平行。
当测区内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要求,但需加密的控制点数量不多时,可采用交会法来加密控制点,称为交会定点。交会法主要有前方交会法、侧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和边长交会法四种。
全站仪只要两个已知点就能得到待测点的坐标,全站仪的后方交会是:根据测站点分别到两个已知点的距离和夹角来计算坐标的。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图根电磁波测距导线方法、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方法等测定,局部地区控制点的加密可采用交会定点法。图根电磁波测距导线 图根电磁波测距导线应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导线网。
1、前方交会:在两个已知点以上分别对待定点相互进行水平角观测,并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及观测角值计算出待定点坐标的方法。
2、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前交是用经纬仪在不同地点(都是已知坐标的)照准同一目标,当然国家规范上对角度和距离都有一定的限制,用不同组坐标推算目标坐标,还要检核。
3、后方交会法是测量地理空间目标位置的一种方法,其原理基于三角测量原理。后方交会法测量地理空间目标位置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拍摄该目标的两张或多张照片,并确定每张照片的摄影基线以及相机的光心位置。
4、全站仪后方交会测量的原理。主要是指现场放样时任意架设全站仪,只需要整平仪器,观测至少两个已知点的水平夹角、水平距离,即可交会出测站点的坐标、高程,全站仪会自动设置测站坐标、定向点等,完成后可以开始放样。
5、在 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极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
坐标测量的原理简单来说是利用角度和距离来求出两点间的坐标增量,从而得到待测点的坐标。
你先用前方交会的方法计算出全站仪架设点的坐标,即测站点坐标,前方交会的示意图和具体计算公式我以图片的形式附上,其中公式中的α和β分别是a、b2点坐标和全站仪的夹角,这你可以测出来。
前方交会测量是指:将仪器架设在已知点上,通过测量角度或者距离来确定未知点。原理为利用后方交会计算外方位元素,利用前方交会解算待定地面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