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图》是传为北宋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工笔画,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正中一枝苍松,枝叶郁茂,凌霄花攀援而上,树旁翠竹数竿。
1、宋徽宗瘦金体作品有《楷书千字文》、《夏日诗贴》、《怪石诗贴》、《风霜》、《大观圣作碑》、《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等。
2、《_芳诗帖》宋徽宗《_芳诗帖》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20行。这是赵佶瘦金体的代表之作。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_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3、宋徽宗瘦金体的代表作是《秾芳诗帖》,这件作品是宋徽宗传世墨迹中极为少见的大字楷书,每行两个字,一共20行。宋徽宗赵佶《秾芳诗帖》长卷 学习瘦金体书法,将这部长卷学会,你就懂了一大半。
4、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秾芳诗帖》、《蜡梅山禽轴》。《秾芳诗帖》。宋徽宗《秾芳诗帖》,楷书,22×269cm, 绢本,卷,后期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秾芳诗帖》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20行。
5、赵佶瘦金书《千字文》,墨迹本,共有105行,1015字,是宋徽宗赵佶楷书——瘦金体的代表作品之一。写于崇宁三年(1104年),当时赵佶年仅23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6、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夏日诗贴》、《怪石诗贴》、《牡丹》、《风霜》、《大观圣作碑》、《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
宋徽宗瘦金体作品有《楷书千字文》、《夏日诗贴》、《怪石诗贴》、《风霜》、《大观圣作碑》、《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等。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作品如下:宋徽宗瘦金体的代表作是《秾芳诗帖》,这件作品是宋徽宗传世墨迹中极为少见的大字楷书,每行两个字,一共20行。
《_芳诗帖》宋徽宗《_芳诗帖》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20行。这是赵佶瘦金体的代表之作。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_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秾芳诗帖》、《蜡梅山禽轴》。《秾芳诗帖》。宋徽宗《秾芳诗帖》,楷书,22×269cm, 绢本,卷,后期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秾芳诗帖》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20行。
《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而《草书千字文》作于宋徽宗40多岁,属于狂草,笔法洒脱,一气呵成,足可见其书法功力深厚 。
赵佶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中《楷书千字文墨迹》、《大观圣作碑》,属于楷书;《蔡行敕墨迹》、《崇真宫徽宗墨迹》是行书;《草书纨扇墨迹》、《草书千字文》是草书。楷书的《千字文》写在崇宁三年(1104),也就是徽宗23岁时。
《闰中秋月诗帖》楷书,纸本,后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纵35厘米,横45厘米,这件《闰中秋月诗帖》为“瘦金体 ”的典型作品之一,“瘦金”即有 “瘦筋”的含意。在宋徽宗的书法作品中,堪称代表。
宋徽宗瘦金体作品有《楷书千字文》、《夏日诗贴》、《怪石诗贴》、《风霜》、《大观圣作碑》、《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等。
赵佶瘦金书《千字文》,墨迹本,共有105行,1015字,是宋徽宗赵佶楷书——瘦金体的代表作品之一。写于崇宁三年(1104年),当时赵佶年仅23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作品如下:宋徽宗瘦金体的代表作是《秾芳诗帖》,这件作品是宋徽宗传世墨迹中极为少见的大字楷书,每行两个字,一共20行。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成一体,被称为瘦金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